本报讯(苏善生 傅祖栋)4月18日下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了“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动员大会,推出了多项实质性举措。
会上,宁波市旅游会展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宁波市现代服务业研究所、维新纺织品设计研究所、城市艺术研究所、家具设计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相继挂牌,电子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工科类实训基地、旅游类实训基地、园林类实训基地等4个实训基地相继建立。
三课堂联动提升学生能力
近年来,该校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通过几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深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进一步削减理论课时,加大实践教学时数,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时数应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同时,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3个课堂教育教学之中。此外,学院还把第二、第三课堂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将学生在第二、第三课堂中获得的成果按规定分别认定为创新、技能和素质学分,可替代第一课堂的部分选修学分。从而形成了以学分为纽带的3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舞台。该校非常注重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素质拓展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术创新的能力。近3年来,该校学生在校内外各类活动中已崭露头角。
校企合作实现零距离对接
该校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托企业,走校企联合、产学结合之路,进一步深化了 “2+
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紧跟企业发展需要,校方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生产和运作情况,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体验生产,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今年,该校开展了 “百名教师下企业”活动,建立了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养 “订单式”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强强联手拓展广阔发展空间
近年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不断丰富和扩大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外延,努力拓宽企业和学校的发展空间。
去年6月,该校艺术学院就开始实行了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6名该校艺术学院外聘的宁波设计界高级设计师和包括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潘沁在内的4名资深教师在校园内“摆摊设点”,进行工作室 “招生”,152名学生在师生双向选择见面会上自主选择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导师。不少学生在以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与导师一起直接参与了浙洽会、服装节、食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文章来源:《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