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宁波城市学院校园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审:二审:三审: 创建部门: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0-02-03

为弘扬主旋律,以榜样的力量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展示学校的良好形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学校开展了2009年度宁波城市学院校园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此次校园十大新闻评选由各单位、部门推荐候选新闻2-3条,经过投票,最终由宁波城市学院校园十大新闻评选小组选出本年度校园十大新闻

分别是:

1、我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首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举办

3、潘沁副教授成功入选“全球华人设计100

4、我院荣获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第22届国贸模拟商品展大奖

5、《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校报

6、“职业素质养成工程”在我院全面实施

7、我院接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8、我院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实现零突破

9、第四届全国木球锦标赛举行

10、我院学生创业街开业

新的一年,期待着更多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产生。

 

附:

2009年度宁波城市学院校园十大新闻

(按时间排序)

 

1、我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我院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20093月至8月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历5个多月。校党委和全校13 个党总支、直属支部、43个党支部、649名党员参加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在市委指导检查组12组的精心指导下,学校紧密结合实际,以“全力以赴抓质量、科学发展谋服务”为活动主题,紧紧围绕“以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人事等各项改革,全面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载体,扎扎实实做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各个阶段的工作,经学校党委的精心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领导班子全面、深刻查找了工作中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的地方,提出了整改措施并正在努力落实,初步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得实惠的主要目标。

 

2、首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举办

20095,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校园文化品牌”产生。“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技能节”10项目被评为学校首届“校园文化品牌”,“校园木球文化”被评为“最具人气品牌”,“管理学院营销一条街”7项目被评为“校园文化培育品牌”。这些校园文化品牌项目汇集了学校建校近7年来的办学积淀,从精心编撰的材料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出以“服务为宗旨、能力为基础、就业为导向”的城市办学精神,也为我们这座校园标注了她独一无二的精神坐标。首届“校园文化品牌”评选从3月开始启动327召开预审会,420举行评审会。学校力争在2014前,建设与培育30个有一定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

 

3、潘沁副教授成功入选“全球华人设计100

2009,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潘沁副教授成功入选“全球华人设计100”。浙江省被收入的还有中国美术学院的赵燕教授,而我院潘沁副教授是收入在《华人设计壹佰》中唯一一位高职院校教师。“华人设计100”是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麾下《Mangazine名牌》杂志与华人设计大师云集的设计类网站——超平面设计网站携手,共同举办推出的名为“华人设计100人(团队)”的大型专题活动——找寻当前两岸三地华人设计圈中最为精英的100个人(团队)。此次活动历时两年多,在华人设计界包括王受之(美国纽约)、汉宝德(台湾)、余秉楠、靳埭强(香港)等权威专家的“保驾护航”下,全球两岸三地设计界大师、专家学者和权威机构大力支持和协助,20064开始,超平面华人设计网的采访组对遴选出来的200名顶尖华人设计师进行了专访。《华人设计壹佰》最终只确定并收录了100各具特色的华人设计师,该书籍现已出版发行。

 

4、我院荣获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第22届国贸模拟商品展大奖

200954日至5,受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的邀请,我院代表团一行12人参加了台湾致理技术学院第22届国贸模拟商品展。代表团的团员们以突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英语会话能力,赢得了展场交易英文竞赛第一名和产品英语简报竞赛第二名,分别获得了4000元和1000元新台币的奖励。代表团由来自商务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国际交流学院应用英语专业、旅游学院会展专业和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8位同学组成。在长达六个多月的训练中,大家牺牲休息时间,严格进行训练。队员们团结协作、用心演绎,憨厚儒雅的许仙扮演者傅梦华和美丽温柔的白娘子扮演者赵颖圆完美演绎的“丝恋江南”,备受欢迎。

 

5、《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校报

2009524日至25日,浙江省高校宣传骨干培训暨校报评估互评会议举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4所院校校报获评独立学院、高职高专类优秀校报。我院校报创刊于20031110日,以启功先生题写的校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刊名,现为四开八版、双彩,半月刊。校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立足“小报精办,办好办活,求实求真,喜闻乐见”,见证、记载学院发展的历史、现实,发挥着校园主导媒体作用以及校内外的沟通桥梁作用,成为学院对外形象和塑造学院品牌的重要窗口。2007420,学院被确定为浙江省高校校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2009427日,校报被评选为学院首届“校园文化品牌”。

 

6、“职业素质养成工程”在我院全面实施

20096,在试点的基础上,学院全面落实“学生职业素养为第一质量”的办学思路,实施职业素质养成工程,全力打造有职业素养的准职业人。商务学院“组建训练营,提升职业素养,打造‘港通天下’的商务职业人,信息学院“‘公司’培养,基地提高,企业历练,锻造IT应用型人才”,艺术学院“以‘工作室’为平台,培养艺术设计创意型人才”,旅游学院“从虚拟公司走向实体公司,全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国际交流学院“‘模拟联合国’培养外语外贸人才,构建涉外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环境学院“依托‘卓越集团’模拟公司,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管理学院“构筑以培养管理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163’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工程”,基础课教学部“以思政理论课为主导,以人文素质课为主体,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养成”。11,由党委学工部牵头的“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核心的高职思政教育新实践”思政创新案例获宁波市思政创新案例二等奖。

 

7、我院接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为切实贯彻落实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根据有关要求,我院20088月向省教育厅主动提出了接受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申请。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全面、深入地开展评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进一步转变现代高职教育发展观念、加强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就业和社会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925日,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对我院基本办学条件的资格审查。1130日至122,省教育厅领导及专家组对我院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效。这次评估,既是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也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学院建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8、我院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实现零突破

200910月,接教育部财政部批准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我院环境学院祝志勇副教授负责的《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评为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突破了建校以来我院国家精品课程的零状态,充分展示了我院各级领导重视,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创造课程建设的好佳绩。国家对入选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同时要求向全国免费开放,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网上教学资源,以便各院校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推进学校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为我院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及其它课程的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9、第四届全国木球锦标赛举行

200911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全国木球锦标赛在宁波高教园区举行。本届锦标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木球协会(筹)主办,由宁波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我院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木球培训基地,通过承办全国性的木球赛事,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体育精神,促进木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本届锦标赛既是体育竞赛的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良机。比赛设公开组和院校组,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火车头郑州铁路局、北戴河木球队、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海南大学等20余个单位参加了公开组的角逐,浙江工业大学、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10余所院校参加了院校组的角逐。一杆破门奖得主将赢得5000元人民币的奖金。经过两天的比赛,我院分别获得院校组男子团体第一和女子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另外,辜月霞等同学获得一杆破门奖。

 

10、我院学生创业街开业

20091118日,我院学生创业街开业,首批十家入驻企业同时开张,我院的学生创新创业又增添了新平台。创业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校园中自创自营、实践历练的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学生的创业激情和梦想,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竞争力。目前,学生创业街共汇聚了影像工作室、多彩中国—少数民族旅游产品展销、宁波中兴外贸进出口有限公司、创意十字绣工作室、英语服务中心、校园秘书服务公司、I Go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校园直销店等10企业,涉及服饰、影象拍摄、英语服务、旅游产品、信息咨询等创业项目。为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在200911结束的“浙江省第二届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环境学院的“植物宠物”项目荣获二等奖;信息学院的“I GO工作室”项目和学校的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成果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