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旅游职业人从校园起步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审:二审:三审: 创建部门: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06-11


 

在旅游职业日上,导游班学生正在上《导游模拟讲解》课

 

朱海岳 傅祖栋 本报驻浙江记者 徐文潇

今年46日,一个名为旅游职业日的活动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正式启动。据院方介绍,今后每周一将作为该院的旅游职业日,在清晨起床到夜晚熄灯这段时间内,学生将以准职业人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旅游职业日,每位学生都要做到1234”,即:

一句问候:见到师长要问好;两个形象:统一正装和佩戴胸牌;

三个需要:精神需要饱满、思想需要集中、责任需要谨记;

四项责任: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

教师同样也要做到1234”,即:

一个底线:为人师表;

两个形象:统一正装和佩戴胸牌;

三个必须:用智慧启迪学生,用情感感化学生,用人格陶冶学生;

四项责任:敬业、传承、启智、育人。

该院旨在通过此举,以教师的言行为示范和引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实现重塑职业形象、强化职业意识、规范职业行为、固化职业素养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旅游职业素质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营造旅游文化氛围,该院把学生宿舍楼命名为飞翔旅游楼,并通过图片形式展示公司形象、员工风采,还设立了员工文化墙、员工信箱和党员社区活动室。

近年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把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创业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综合素质。

20099月,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工程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各二级学院分别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模拟公司。在模拟公司里,同学关系成了同事关系,往日的班长成了执行经理,同学成了公司员工,学生的日常表现成了考核公司经济效益的指标……20117月,学校又出台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金牌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工程实施意见(试行)》,全面实施金牌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工程。旅游学院紧抓这一契机,成立了虚实结合的校内准公司——飞翔集团,全面打造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该集团具有一般旅游企业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和经营项目,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和风险自担机制,符合企业的注册条件,可以让学生不出校门或有组织地安排就能下企业工作。集团下设飞鸿礼仪公司、书香茶艺吧和吾爱旅行社三家分公司。其中,飞鸿礼仪队六年来为校内外大型会展、旅游以及会议提供礼仪服务共计500余人次,服务时间多达1500小时,并承揽了市两会、市党代会、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宁波火炬传递、市文化艺术节、中国湖泊休闲节等大型活动的礼仪接待,曾先后荣获省市优秀学生社团、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等称号。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素质教育工程,学院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工作实践。学院以旅游人才服务公司为平台,对学生实行公司、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纳入到旅游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两年内要完成200小时的工作实践,经考核后获取学分。学院非常注重对学生工作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制订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规范学生工作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并构建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机制,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教育模式的长效运行。

在此基础上,与多家旅游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基本上涵盖了酒店、旅行社、会展、景区等与所设专业对口的旅游企业,使专业对口率、学生参加公司实践的参与率均达到了100%。并在2010级、2011级学生中推行了《学生工学结合记录卡》,定期开展学生工学结合意向调查。同时还出台了《旅游学院金牌员工考评办法》,考核内容涉及课堂、学生社区、社会实践、就业等各个方面,每学期评选出优秀员工和优秀分公司,每学年评选出金牌员工和金牌分公司,旨在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把旅游职业素养的内涵在日常行为中强化和固化,帮助学生实现从校园人到准职业人的转变。

来源:《中国旅游报》20126610

链接:http://www.ctnews.com.cn/zglyb/html/2012-06/06/content_5772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