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二十余件“古玩”亮相我校讲坛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05-05-19

我们无法给青春下一个定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但我们可以肯定:青春不仅仅是哈韩逐日、彩发酷装、电子宠物、网络恋情……还应是一个有智慧、有思考、有传承、有创新的过程。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晚上7:00,在我校1号实验楼109室,也有二十余件“古玩”亮相讲坛,著名古玩鉴赏家、浙江省收藏协会理事、珍珠轩掌门人韦戈先生给我校艺术学院学生及古玩鉴赏爱好的同学们讲学,并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了二十余件珍贵的古玩瓷器。

发人深思的三次提问

现场,韦戈问同学们“在座同学曾去过博物馆吗?”,他接着说到:“在国外,幼儿园的小孩子就参观过博物馆,这是父母的和启蒙老师应做的工作,是充实后辈思想非常重要的途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就更应该了解、喜欢和掌握我们中华传统的文化。”

韦戈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座各位同学不管何种途径有曾接触过古代的瓷器吗?”随着最后一个问题“今天讨论瓷器的问题后,意味着你将要去了解,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去知道什么呢?”

三次提问引起了全场同学的深思。

之后,他引导大家去认真地观摩一件件古玩瓷器,“如何正确、科学、客观地学习瓷器,发现其文化、经济,审美价值”正是此次讲座的主题。

他进一步谈到,作为一个艺术专业学生,或者是一个酷爱艺术的学者来说,怎么增强自身艺术的涵养,夯实艺术的根基显得尤为重要。古代的先人在儒学的思想上给我们灌输了诸多这方面的知识。审视、发掘它的存在是必要的,并且是相当必要的。

从元、明、清瓷器特征谈到古玩鉴赏

韦戈喜欢瓷器。他说这些瓶瓶罐罐中蕴含着千百年来古人在造型、书法、绘画艺术以及冶炼、制坯等工艺方面的最高成就。

在讲解过程中,韦戈向大家介绍了几件著名的瓷器作品:如元代青花瓷器龙灌、宣德青花海水纹高足碗、青花釉里棒锤瓶等等。介绍了对元、明、清三个时期的瓷器演变过程,以及瓷器烧制的历史及过程的繁杂,古云正有“千窑难得一宝”、“十窑九不成”之说。瓷器,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中国瓷器在元、明、清各代,经过精心设计,巧夺天工。

以下的介绍,使得美术专业的同学听得兴趣盎然:瓷器在装饰多以自然景物、风俗民情和民族文化的题材为主。乡土气、自然趣、人情味、生活情、民族性非常浓厚。其图案表现形式纷沓以至有着不同的寓意,古人用“石榴”寓意“多子”,用“桃子”寓意“多寿”,用“蝙蝠”象征“多福”,用“梅花上停栖喜鹊”寓意“喜上眉梢”,用“奔跑的马上坐一猴子”象征“马上封侯”……一时,韦戈让古玩鉴赏显得意趣横生。

藏家风采:一瓷一玉总关情

韦戈还讲到了,他在拍卖会上对乾隆时期的梅瓶被英国人用高价买走时的无能为力。此类梅瓶在当今世上仅存两件,一件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飘零海外。他说,或许只有亲历拍卖会的人才会深深体会到古董流失海外,就像自己的孩子在外漂泊的感受。其实,古玩鉴赏和收藏不仅仅是玩味珍品,获得美的享受,还要从一瓷一玉中读出对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情谊。

03园林1班郑薇同学说,收藏古玩需端正态度,切忌急功近利,而对于得到的珍品,不可以欣喜若狂,需要保护它,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读懂他们,这就如同我们明白做人的态度,也需要如此的心态和定位。

关心和学习:大学生在古玩鉴赏中的角色定位

韦戈还展开了他学瓷的历程。读书,包括故宫出的、文物出版社出的、港台地区出的,特别推荐《中国陶瓷史》、《中国名瓷欣赏与收藏》、《清代陶瓷欣赏》;拜访各路高人,哪怕只教自己一点点,听讲座也是有效途径;上博物馆,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故宫,否则到哪里去看这么多珍品和真品?参加拍卖会,了解市场,只有自己花钱经历了才会刻骨铭心,才会进步。

艺术学院王炳根老师谈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只有本土的东西才能流传得最广。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发展是有直接意义的,学校以古玩鉴赏讲座为切入点,将开设一系列的讲座,以提高高职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相关的鉴赏知识。另外,学校开设的《中外传统装饰》、《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古玩鉴赏课》等课程都会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