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来源: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06-04-29
我院第一个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开题论证会

专家、领导合影
4
月26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隆重地召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开题论证会。该课题是我院独立设置以来的第一个国家级课题,也是浙江省唯一获得立项的两个高职类课题之一。
参加此次开题论证会的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天山博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学科主管吴键博士,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方展画教授,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盛阳荣研究员、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喻立森教授五位专家,课题组负责人曹屯裕教授,成员贾让成教授、潘菊素副研究员、杨丹萍副教授、黄光杰、傅琼以及各学院执行院长、教学副院长,体育系、实验实训中心负责人。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潘菊素主持。
会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院长曹屯裕教授致欢迎词并介绍了学院的有关情况,虽然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还不到三年,但是凭借着多年的历史积淀与较高的办学起点迈出了矫健的步伐,并且在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各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把握机遇、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和办出特色等四个方面。
第二阶段由吴键博士主持进行开题论证。课题负责人院长曹屯裕教授从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打算如何完成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等三方面作开题报告。曹院长指出,与本科教育倡导的以考研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同,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此,就必须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起“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教学体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三个课堂”联动实践教学这“三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通过“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要求学生在持有毕业证书同时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它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各专业的教学内容中。二是在“平台+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中设置行业基础平台,在模块中设置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式。三是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甚至更高的地位。四是把第二、第三课堂看成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并提出了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要向第二、三课堂延伸,第二、三课堂的活动应该主动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五是消减第一课堂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并把实践环节延伸到第二、三课堂去获得本来属于第一课堂的必修学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分制的限制。
对此,与会专家作出了高度的赞赏,认为开题报告认真、规范,选题有特色、富有实用性,整个课题设计合理,思考全面,同时也对该课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建议。曹院长当场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并表示在后期工作中将专门组织课题组成员开会研讨专家们提出的宝贵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