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18年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选拔赛成功举行。本次比赛共有45所高职院校的197支代表队参加,其中教学设计赛项104项,课堂教学赛项77项,实训教学赛项16项。比赛分网评和现场答辩两个阶段,经过网络初评,有64支代表队、170余名教师参加现场答辩,最终产生了21项一等奖、40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以及5个优秀组织奖,并推荐19个作品代表浙江省参加国赛。
今年教育部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更名为“教学能力比赛”,从原来的“重点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转变为“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赛要求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根据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比赛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旨在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展现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风采。
当天下午在该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颁奖仪式,教育厅高教处王国银副处长、省教育评估院施建祥院长、市教育局高教处董刚处长、教育厅高教处徐世浩老师、该校史习明院长出席颁奖仪式,仪式由潘菊素副院长主持。史习明代表学校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秘书长郭福春解读了教学能力比赛评审指标,比赛专家委员会主任、浙江万里学院副校长马建荣宣布了获奖名单,出席仪式的领导和嘉宾为获奖教师颁奖。
颁奖仪式后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指出大学老师有三个第一:教师是大学老师的第一身份,培养学生是大学老师的第一价值要求,立德育人、为人师表是大学老师的第一初心。比赛的目的不在于获奖,希望老师们能通过教学能力比赛进一步贯彻习总书记北大讲话精神,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引导学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他认为加快数字高校和智慧校园建设,结合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以此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最后王国银对获奖选手和参赛院校表达了祝贺,对评审专家、承办和协办单位的付出表示感谢,要求参加国赛的学校和教师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作品,争取好的成绩。
我校在本次大赛中荣获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其中黄艾、颜晨阳和周建平老师获得教学设计一等奖,陈春燕老师获得课堂教学一等奖,沈灵超和陈俊老师获得教学设计二等奖,籍洪亮老师获得课堂教学二等奖,万旭成老师获得实训教学二等奖,刘春科、徐晓雅老师获得课堂教学三等奖。黄艾、颜晨阳、沈灵超和陈春燕等四位老师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