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闻》:2018中国(宁波)导游发展论坛圆满落幕,现场达成“宁波共识”

来源:新闻网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8-09-18

    全域旅游背景下,导游人才如何探索创新培养?目前,导游人才市场需求与供给是什么样的?导游服务品质怎样做到高质量提升?

    9月17日,2018中国(宁波)导游发展论坛上,以“提升导游服务、助推全域旅游”为主题,与会人员聚焦行内热点,行业专家、三地院校大咖等在导游体制改革、导游培训工作、金牌导游培养、导游服务创新等导游行业发展方面多角度、多维度地献言献策。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现场达成“宁波共识”,同时,也开创了政校合作异地共同培养导人才的先河。

 

    不忘初心,坚守行业工匠精神

   “各位朋友,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保国寺的主体部分——大雄宝殿,也就是令保国寺蜚声海内外的无梁殿,大殿建于北宋祥符六年,距今已经有整整1004年的历史。”金牌导游吴杰超向参与2018中国(宁波)导游发展论坛的人员介绍着浙东千年古刹,影片中的保国寺四面青山环绕,风光无限,“这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之所以在此次论坛,选择以推介保国寺来展示宁波导游风采,有着7年从业经验的吴杰超认为,保国寺的一砖一瓦,一榫一卯,处处彰显着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宁波留存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历代先贤的可贵精神仍被今人传颂。”吴杰超说,“身在当下的我们应当延续工匠精神,敢于创新,努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探索导游人才创新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玉灵教授在主旨演讲中也表示,导游行业中应积极倡导“工匠精神”。

她分享了一组数据,2013年至2015年,持证导游增长了9.7%左右。“导游需要树立职业道德,掌握职业技能,展出职业风采。”韩玉灵谈到除了必要的综合知识储备、专业的讲解水平、沟通协调能力外,学会应对突发事件,做到引导文明旅游,导游自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坚守导游行业的工匠精神。

    据无锡国际导游领队中心总经理赖霖了解,出生于1999年的人现已走上了导游从业岗位,在他看来,对于导游的“工匠精神”要求就是,不忘初心,做美好世界的向导,做文化交流的使者。王烨、范城作为全国金牌导游,纷纷“代言”家乡美,向与会嘉宾展示江苏南京和宁夏银川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三地联动,聚焦行业人才培养

    论坛现场,宁波市、南京市、银川市三地旅游发展委员会、宁波旅游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宁夏旅游学校共同发布了“2018中国(宁波)导游发展论坛”宁波共识。2018年是全域旅游年,导游工作是旅游服务行业的“最后一公里”。“导游人员是民间的外交大使,地方的形象代言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宁波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市、南京市、银川市三地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同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在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优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有着共同追求。

     宁波为适应发展优质旅游的需要,先后建立了宁波旅游学院、宁波市金牌导游大师工作室,开展评选金牌导游,聘任特聘导游等活动。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建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旅游学院筹建、金牌导游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与宁波多家单位签约开展合作,每个金牌导游以学徒制带领3至5名学生学习讲解、开展社会实践等。

    “今天汇聚了全国的旅游专家、企业精英、导游领域的专业人士,三地三校更是有志一同,为导游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提供创新贡献心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国明谈到,下阶段,将三校密切开展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多样化、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提升宁波旅游服务“软实力”提供宝贵经验,为全面建成全域旅游示范省区贡献力量,也开创了政校合作异地共同培养导人才的先河,在全国旅游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来源:都市快报出品《杭州新闻客户端》2018年9月17日

    链接:https://web.dskb.co/news/posts/111704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