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晚报《宁晚融媒》:科技助力生态美丽浙江建设

来源:新闻网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8-11-12

   11月9日,省内第一个以园林绿化为研究方向的浙江园林绿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召开第一次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会议。

  浙江园林绿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并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于今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重点从园林行业产业链中的植物材料、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工艺等环节进行技术融合,为浙江区域性园林产业经济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美丽浙江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服务。

  中心联合省内重要涉林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5个;联合全省31家一级园林企业、2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11家专业合作社建有研发中心2个、产业化示范基地4个。同时,承担“浙江四明山区域槭树和樱花产业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樱花无冠瘿病苗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级项目7项、“城区大型桥梁绿化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香榧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市重大攻关项目2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市农业创新创业、农业择优项目、科技富民等项目9项,发明专利20余项,认定林木良种与新品种6个,发布行业标准2个。

  

  近年来,中心积极发挥专业人才的智力优势,先后派出三批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团队,进驻奉化溪口镇、象山新桥镇等服务新农村建设。连续十年派教师到溪口镇锦溪村做科技特派员,根据该村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确定发展以香榧为主的林上经济,手把手指导农民种植香榧,形成香榧规模化发展。

  植物栽培专业的刘夔老师,和溪口镇锦溪村农户开展了香榧树下种黄精实验,利用黄精1-2生的块茎进行营养繁殖,通过改良穴土、精心选址,一期成活率超过95%,不仅实现了林下经济创收,还可以减少香榧树下的反射热从而降低地表温度,提高香榧的结实率。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易军老师,为奉化溪口镇、象山新桥镇的6个行政村开展了休闲产业园、村庄河道整治、乡村景观及绿化提升等工程设计,在保护古村落特色的前提下,帮助当地提升了村庄环境质量,改善了人居环境。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该中心的重要工作之一。已经连续承办16期宁波市“优秀农民(花卉苗木)进大学”培训项目,专门安排了一批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开展专业讲解和操作指导,累计为全市培养了1270多名花卉苗木生产能手。刘夔老师利用7-8月的农业淡季,在宁波、宁海、奉化等地开展乡村庭院养护、家庭养花等方面的专题培训。鲍文君老师结合民宿特色村的发展需要,在深入各民宿调研的基础上,面向新桥镇46户民宿业主开展了民宿经营管理基本要求培训,张金炜老师也面向新桥镇全体村干部开展了美丽庭院建设与提升专题培训。同时,还积极举办花木种植、香榧生产技术、美丽乡村等专题培训。

    

     来源:宁波晚报《宁晚融媒》2018年11月9日

   链接:http://wr.nbwbw.com/wbfb/detail.html?news=6813_6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