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普通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11月15日下午,我校在艺术楼报告厅召开“互联网+教学”专题交流会,党委书记周国明到会讲话,330多名教师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周国明在讲话中指出,课程和课堂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途径和阵地,老师们要真正关注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微笑而心动。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专业提升、评奖评优等的最重要依据。他强调,忘记课堂就意味着对教学的背叛,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作为老师最重要的评价。教学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应用的同时,也要避免工具主义、技术崇拜等现象,不能丢弃传统教育的精华。他希望全体教师关注课堂,关注课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少一些水课,多一些金课、好课,让课堂更加精彩。 副院长潘菊素做了题为《精心教学,打造‘金课’——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报告,通过“一个案例”引出什么是“互联网+”时代的好课,再针对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指出精心教学需要关注分类培养、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信息技术、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有效教学、优质课堂,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才能打造现代化课堂,并提出了打造金课、成就名课的具体要求。 康海燕、颜晨阳、陈春燕、范明华、黄艾五位老师在会上分别做了题为《让信息技术成为课程发展的助推器——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例》、《高职做IT类慕课的一些体会——以<Linux系统管理课程>为例》、《插上翅膀,翱翔世界》、《社会福利与价格歧视——经济学基础》、《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案例分享——以<计算机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课程为例》的分享。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作了点评。 为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环境优势,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促进教与学、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打造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化课堂,我校近期安排国际学院陈春燕、思政理论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籍洪亮、旅游学院陈俊、商学院范明华、景观生态学院潘贺洁五位老师在现代化教室开设了校级示范公开课,课后进行了教学研讨。党委书记周国明、院长史习明等校领导多次观摩公开课并参加课后研讨。 又悉,近期我校应邀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江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中心主办的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培训会,副院长潘菊素代表学校作了题为《“互联网+教学”背景下高职MOOC建设与应用实践》的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