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槭树种质资源,成果领先国内水平

来源:新闻网 一审:二审:三审: 发布时间:2019-02-25

新年伊始,我校祝志勇教授团队完成的“槭树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成果顺利通过鉴定。以浙江大学夏宜平教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李纪元研究员等组成的验收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鉴定委员会认为,研究成果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在槭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具有创新性。

据了解 ,在该项研究中,祝志勇教授团队收集保存了槭树种质资源426种(含品种),对300个槭树园艺品种观赏特性与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槭属植物分子亲缘关系,构建了主要商业品种DNA条形码鉴别系统,筛选了适宜华东地区推广的产业主导优良品种52个;通过核辐射诱变、实生选择、芽变选育等育种技术,创新种质20个,培育彩叶品种‘四明玫舞’、垂枝品种‘流泉’、观果品种‘绯虹’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为槭属植物育种创新提供示范;规范了秀丽槭育苗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了大规格砧木全冠嫁接、盆景桩材高压培育和枝枯病综合生物防控等高品质槭树商品苗培育关键技术体系,开发了秀丽槭叶片黄酮等提取工艺,为槭树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实施期间,制定林业行业标准1项;获植物新品种权7个、省级良种审(认)定2个;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8篇;建立示范基地3000余亩,累计培育商品苗3000多万株,产值15亿元;技术培训1500多人次。成果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