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南部高教园区的“艺空间”来了,首展是城市学院的毕业展

来源:艺术学院 一审:张土良二审:金挺三审:朱海岳 发布时间:2024-03-28

宁波南部高教园区又多了一个艺术空间!

3月27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归一工作室报告,2024”在该校“艺空间”开展!毕业展展出20多个工作室的80余件(组)优秀学生作品。涉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与综合绘画等,内容涵盖版画、漆艺、设计、布艺、视频、动漫、景观……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AI时代的00后艺术毕业展,无疑是令人好奇的。记者在现场发现,这些毕业作品,有的设计挖掘烟火气和在地文化,有的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创新,有的重在人文与环保理念的阐述,而有的则尝试AI技术与生活的融合,体现了当下的大学生们的所思所想。

非遗类的作品则注重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传统技艺的熟悉,不管是漆艺、陶瓷,还是布艺,均在手工传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寻找与时代的契合点。有意思的是,该校还把非遗项目融入全校“三合三育,美德浸融”美育教学特色项目,对全校学生开设《布艺赏析创作》、《禅绕画》、《传统工艺美术鉴赏》、《陶瓷艺术制作》等,以美育浸润学生,围绕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美育核心素养,现场也展示了他们的作品。

可见,这次设置“艺空间”一方面提升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制,另一方面为了打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氛围。让艺术课堂与校园文化、课外实践相结合,与多元化的机构、平台、师资、资源合力育人营建良好的艺术生态。


发掘设计的力量

据悉,该校艺术学院自2006年率先开创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年又在工作室制人才培养基础上推行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这又是一次较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举措,从工作室制整合社会一线领域专业人才的资源,转变到整合社会相关企业及机构平台资源,进入“后工作室”时代,因此也有了系列社会的微学院成立,形成了学校办学与社会产教融合的新平台新举措。

艺术学院院长潘沁告诉记者:“自2006年开创工作室制以来,工作室报告都在宁波美术馆、扬帆美术馆、211创意空间举办,今年,工作室报告回归到校内,我想这是高校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社会资源进校园,打通走出去、请进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常态。同时,校内展览更是将助推全学院全校师生美育提升的资源平台。所以我们取名为归一,回归艺空间,代表着E时代艺术教育的美好愿景。”

该校“太阳系工作室”不仅为缸鸭狗、力洋酒等老字号品牌的设计加持,并成功地打造了“温故”系列展览和“三关六码头”这个宁波人都熟悉的传统美食品牌。他们通过发掘美食文化、在地文化,赋予老品牌新内涵,彰显设计的力量。新近成立的“老字号品牌设计研究院”更是从人文角度,有效地探索如何让设计成为桥梁,打通商业与文化,真正体现设计的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太阳系工作室的刘金成的作品《书写的韵味》,透过文字,使视觉沟通传达普遍的文化尊重,回归中文语境的视觉自信。据悉,字体灵感来源于赵孟類的《洛神赋》,通过对字体骨架的理解,重新搭建字体骨架,在行书的基础上增添楷书的韵味,让每个字都更加具有生命力以及完整感。在笔画的运用过程中,通过尖锐的起笔和落笔,增强每个字的气势。字体设计坚持汉字的书写规律和审美特征,以及情感的表达。

One创工作室的朱杜恺、朱靖宇设计的《探野一模块化便携多功能露营灯》,是一款露营灯具产品,主打的是模块化、便携式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产品名为“探野”意为“寻幽探胜,沃野千里。产品设计适合多种场景应用,例如草地、沙地以及各种凹凸的地方。巧妙的尺寸设计,可方便携带和作为手电使用。灯具的多功能模式系统,还可根据当下的情况随意切换弱光中光强光以及求救和爆闪,功能齐全。

艺术振兴乡村

“城市艺术学院对社会的贡献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类,不仅设计类颇有影响力。学校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艺术学院在近年积极加强服务地方,特别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深溪村的整体设计与规划,象山定山村廉政文化园建设,宁海沙地村的规划与设计,奉化清奉万家家风文化馆等项目。象山定山村廉政文化园是我联系的,设计通过廉政漫画来表达,非常生动,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全国各地很多人去参观。”原宁波美术馆馆长韩利诚深有体会地说道。

零工作室的顾欣慧创作的《小手牵大手胜山布艺玩偶开发》就是很好的例子。“我的课题是艺术赋能推动乡村共富。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胜山布艺这一特色来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利用当地小朋友们奇思妙想的画,用布料和针线来展示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个设计还可以让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完成, 展开小手牵大手活动,增加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我做这个玩偶的意义是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推动乡村共富,打造美丽乡村。政府可以当作伴手礼送给来当地参加农旅活动、体验乡村风情的人。具有胜山特色的玩偶也可以放在网上进行售卖。”顾欣慧告诉记者。

同为零工作室的陈佳灵则布料做成了一幅幅画。胜山是慈溪有名的布料市场,当地人文地理和自然环境很不错,有农场瓜果、红菱基地、胜山庙和戚继光纪念馆。《胜山风情布贴画开发》主要围绕人文地理与废布料相结合。作品以牛仔布料为主,以干净整洁的块面为主调、鲜明的线条作为隔断,体现出了画面的层次,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让人感受到胜山的人文地理特色。

艺术呈现人文思考

来自陈国毅工作室的周文琦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京剧脸谱为主题,采用点线面结合表现。在认真研究探索京剧的戏曲文化,京剧的服饰、头饰、妆造后,通过黑白木刻的艺术创作形式来完成作品《京剧脸谱》。魏攸珈的《记忆旅途》以城市自然环境与鱼为切入点,利用空间折叠以及记忆关键点插入的方式留下脑海中所见的景象。体现了版画的专业水准,据悉,该工作室的学生在版画家陈国毅的带领下已经荣获不少奖项。

成蹊工作室的吴守豪、李媛婧、刘丽芳创作的《深海鱼书》特别醒目,这个装置作品比较多元,看得出几位学生的思考和努力,以及团队的协作。作品以展览的方式呈现核污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想象百年后许多物种接连宣布灭绝,通过驻点观测和科学研究,最终找到符合标准的鱼苗“Y1,此实验命名为《深海鱼书计划》,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呼吁人们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谭秋华工作室的孙雨馨、张歆雨的民宿设计很有“蚕”意。作品打造了茧状概念建筑群,结合人造最观和自然景观,坐落在树林和山地等地形,给人返现归真,亲近自然的生活体验。蚕茧通常呈卵形或椭圆形,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弧形让空间增加了艺术感。蚕茧具有透光的特点,其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效果,从而创造具有光感的建筑。

倡导AI“现知现觉现用”

当下人工智能已经突然进入到我们的各行各业之中,作为传统艺术设计行业已经遭到降维打击,如何面对新技术颠覆性的改变?

蔡晓勇工作室黄相盛设计的海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采用了AI绘画软件工具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的技术手段。采用的主题又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重阳节等,“我的核心目标是驯化AI来达到我设计的要求,而不是随机获得。希望通过我探索性的实践,可以给传统艺术设计打开一条新的思路。”黄相盛的想法也是目前的学院教育面临的最重要问题。

“AI时代,设计行业90%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何培养未来不被淘汰的人才?”潘沁告诉记者:“对于我们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培养出来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工作的一群年轻人。首先就认知上要做到让学生和老师意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与学生积极学习与实践人工智能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会请专家给老师培训,在办学理念上与时俱进。”

据悉,该校艺术学院正在规划新的课程内容,将用人工智能的手段融入、输出、传播,建构数字化的平台,然后将宁波非遗、地方文化等以工作室的方式作为课题开展,搭建平台。

本次展览到4月20日结束。

来源: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 2024年3月28日

链接:https://ypstatic.cnnb.com.cn/yppage-share/news/share/news_detail?newsId=66056494e4b069751d234932&modeType=0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