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职工
  • 人才招聘
  • 首页
  • 旧版回顾
  • 城院概况
    • 学校概况
    • 学院章程
    • 学校标识
    • 现任领导
    • 校风校训
    • 信息公开
  • 机构设置
    • 教学机构
    • 党政管理机构
    • 群团组织
    • 教辅机构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网
    • 就业信息网
  • 教育教学
    • 师资队伍
    • 专业设置
    • 课程建设
    • 教材建设
    • 实训基地
    • 校企合作
    • 教学资源
    • 顶岗实习
    • 课程思政
    • 职业素养
    • 教学成果
  • 科研服务
    • 科学研究
    • 社会服务
    • 社会培训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办学
    • 来华留学
  • 校园生活
    • 文化活动
    • 服务大厅
    • 城院校历

科研服务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机构
  • 社会服务
  • 社会培训
  •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服务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 科研处召开科研平台岗年度工作汇报会 2022-12-06
    为加强科研过程管理,进一步推进我院科研平台建设,12月2日上午,学校科研平台岗年度工作汇报会在行政楼325会议室举行。王志龙副院长、各科研平台岗负责人及科研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汇报会,会议由钱斌华处长主持。会上,各科研平台的汇报人主要围绕平台研究进展情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台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报告交流。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是2022年宁波市重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之一,由我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该平台注重走访企业,结合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本年度在高级别核心论文发表、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学生竞赛获奖以及校企、校际合作上取得了较以往更为优秀的成绩。宁波市城市发展研究基地是宁波市第五轮社科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基本完成3年建设内的考核要求,成功举办了“城市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建设城乡幸福共富之都”学术交流会,并组织基地成员开展调研,在为相关部门、企业等资政建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多篇研究成果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浙江省园林绿化协同创新中心在高质量完成项目申报及论文撰写的基础上,创建了“党建+科研”的工作机
  • 我校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2022-11-07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公示了“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由我校高职研究中心刘新晶老师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申报的《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多元驱动机制研究》(立项编号:22BJY240)项目获准立项。项目主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与耕地保护问题,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刘新晶老师主要负责黑土保护中药肥施用,不同主粮作物药肥的施用效率、施用过量程度、空间集聚特征等内容研究。
  • 2023年度省哲社项目 我校实现量质新高 2022-10-21
    从浙江省社科联获悉,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名单已公布。今年省哲社项目采取限额申报,我校申报9项。经广泛发动教师申报,邀请专家辅导,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刘玲、潘莉、徐克帅3位老师的省哲社课题申报获立项,数量居宁波市各高职院校之首,省内高职院校第二,取得了历年来的最好成绩,实现了量质新高。近年来,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双高”校建设,各二级学院(部门)凝心聚力,坚持深耕科研,努力推动科研服务地方、反哺教学,实现了良性互动。
  • 我校9个案例喜获2022年宁波教育服务 “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奖 2022-06-24
    2022年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获奖名单,我校共申报11个优秀案例,9个案例获得高校组优奖案例奖,其中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此次获奖项目中,宁波市高校组共设一等奖2个,我校囊括全部奖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共设18个,其中我校获得奖项7个。我校张建庆和沈蓓芬撰写的《现代产业学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以宁波茶学院为例》、杨琳和潘沁撰写的《艺术赋能美丽深溪建设》获得了2022年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高校组一等奖。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各个专业各显奇招,通过党建联盟促发展、校地合作搭平台、科技扶贫助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优势专业服务社会等形式,积极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彰显宁波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积极助力宁波教育争做“重要窗口”模范生。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政行校企联动育人模式,联合宁波农村农业局、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宁波知名茶企建立了政校企多元办学的现代产业
  • 我校多个项目喜获宁波市公益科技项目立项 2022-06-20
    近日,2022年度宁波市公益类科技计划公示立项项目中,景观生态学院的邱迎君博士团队的“三叶木通新品种引进筛选和应用示范”项目和蒋劢博博士团队的”园林小菊种质引进及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喜获立项。此外,今年度宁波市重点研发计划暨“揭榜挂帅”公示立项项目中,由宁波大学主持,我院吴立威教授团队作为重要参与单位的“蟹钳港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修复及景观构建技术集成研究”项目也喜获立项。据悉,以上科技研发项目是我校去年何月秋博士团队和刘峰博士团队协同宁波甬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宁波市公益类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后的再创佳绩。该类项目的持续立项是学校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显现。学校充分发挥博士团队的科技研发优势,以科技研发水平切实服务社招学生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主动登门了解企业需求,合作开展创新论坛,开拓公益研发合伙人范围,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服务水平,更将校企地合作育人推向更高水平。
  • 我校召开2022年度第一批校级重点项目(双高工作专项)研究推进会 2022-06-16
    为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推动“双高”校专项研究,6月14日上午,学校科研处在行政楼321召开了我校2022年度第一批校级重点项目(双高工作专项)研究推进会,院长史习明及相关课题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各位课题负责人围绕学校软实力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创新(特色班级)、校友数字化平台建设、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培养、课程数字赋能、“一表通”及“读书啦”应用场景方案建设、校地合作推进等研究项目,从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已开展的研究工作、下一步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以PPT汇报的形式,交流了自己的研究进展与研究思考。院长史习明语重心长地给各位课题负责人讲述了开展此次校级重点项目研究的良苦用心,通过物色学校新生力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逐渐培养一支研究队伍和管理队伍,期望老师们能更加用心地去了解学校的各项重点工作。史院长以其自身的成长体会和带管理队伍的成功方法,反复强调大家一定要用研究的思维去工作,并枚举多个研究视角巧妙指导大家如何通过研究学校的核心工作,解锁成功校友的育人密码,汇集各方资源,用心研究并注重积累,努力酝酿出成果,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学校。史院长指导大家一定要提高站位做研究,站在较
  •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央一行莅我校调研 2022-05-24
    5月24日下午,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立央一行来我校调研,并就我校宁波公共服务与改革创新研究所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史习明院长出席了调研会,科研处及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和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史习明院长代表学校对张立央一行来校调研并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他向来宾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学科专业特色,并立足学校十四五期间的核心工作指出了参与地方智库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与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合作,增强我校“智囊团”的研究力量。张立央在讲话中对学校给予宁波公共服务改革与创新研究所的支持和对本次调研活动的重视表示感谢,表达了希望双方能发挥人才聚集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互助共赢的期许。并从加强常态化联络工作,强化调研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计划与设想。科研处处长钱斌华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各类决策咨询课题的资助与分层管理提出了建议,表示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来调动学校更多年轻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壮大我校研究力量。颜晨阳就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我校合作共建的宁波公共服务与改革创新研究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作了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研
  • 共建形式丰富多彩,共建效果受到一致好评——学校与鄞州区校地共建项目阶段性总结 2022-05-17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各二级学院、部门秉承持续深化与鄞州区“一院一镇一企”战略合作的工作思路,始终将校地共建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通过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开展各种专题调研,开设丰富多彩的专题课堂,共同开展党日活动等形式,促进校地共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打响“城院在鄞州”品牌。商学院对接白鹤街道港航物流业高端人才培训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现代学徒制工作,同时与鄞州区台办合作“鄞为你”抖音直播,从开播至今已有4万粉丝关注;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与中国高端合金材料的龙头企业、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合作的深度对接,还与横溪镇共同开发维护“千年古镇 灵秀横溪”APP,增加横溪镇智慧旅游项目;旅游学院重点以强化内部系统构建为主,专门组建了瞻岐非常“6+1”地方服务团队。   下一阶段,各个专业服务团队将分头开展各项重点工作:艺术学院与云龙镇政府联合完成艺术展览的相关准备工作:评审专家委员会的成立,百余件作品的装裱,甄选了45件入展作品,完成了《预祝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主题作品的评审,同时赴五乡镇开展艺术振兴乡村专题调研,达成校地合作意向;景观生态学院与蓝海绿业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宋极董事长交流插花馆特聘教师续聘相关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后续将跟进技能比赛场地等事宜。 财会金融学院通过线上形式开展“云指导”系列就业服务指导,邀请贝壳招聘总监和校招经理开展专题讲座,并发挥专业优势为鄞州区社科联提供研究服务;国际学院成立防疫流调志愿者小分队,协助潘火街道做好疫情期间流调工作。与下应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开展“防疫知识小课堂”活动,同时与宁波市出入境管理局对接2022年合作意向,结合学院小语种优势提供6个语言服务团队清单;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院执行院长参加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的主题党日活动并作了题目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讲座,专业教师参加云龙镇拍摄“云龙镇实践共同富裕的启示”微视频,同时发挥专业优势,选派6名教师参与鄞州区社科联课题合作研究;继续教育学院与艺术学院合作完成艺术与乡村共生长主题画展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与云龙镇宣传部对接完成活动方案及流程,完成云龙镇参赛作品初选,完成云龙镇牧云小镇会客厅第二次方案汇报并确定设计方案;校团委组织了人文素质美育类精品社团创建答辩评审会,接下来将以人文素质美育类精品创建社团为重点,开展系列校地共建、服务地方的活动。  各二级学院、部门与鄞州区的战略合作形式丰富多彩,合作内容扎实可落地,合作效果受到了合作单位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 我校参加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2022-05-13
    5月12日,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彭佳学、郭华巍、叶怀贯、张文杰、金彦、许亚南、金珊、高庆丰及宁波市社科联各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表彰了宁波市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念、牢记使命,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奋力谱写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智慧和力量。彭佳学对全市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要高擎思想旗帜,扛起培根铸魂之责。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这一重要思想贯穿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引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二要把握时代脉搏,提升资政建言之效。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增强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加强对重大发展战略、重大对策应用、重大时势问题的研究,推出更多有思想
  • 校地合作持续发力 共建项目遍地开花 2022-04-14
    为深化与鄞州区“一院一镇一企”战略合作,学校组织部、地方服务合作处牵头,统筹构建联合联动工作机制。各学院、部门持续发力,纷纷发挥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找准与镇街(社区)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开展形式多样、特色明显的校地共建项目。各学院、部门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合作共建,各项工作受到鄞州区相关镇街(社区)的一致好评。商学院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白鹤街道开展深度合作:参加白鹤街道航运物流党建联盟成立仪式,签订了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同时还与鄞州区台办开展了“鄞为你”台青逐梦社区建设活动;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学院“双高专业群”的优势,与横溪镇就推动双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等项目进行现场洽谈与实地调研;旅游学院以“非常6+1”助力与瞻岐镇的党建共建合作,双方已进行合作签约,正式开启“红色动车组”助推鄞州校地“三位一体”合作新模式。艺术学院与中河街道达成校地合作意向,将用艺术赋能社区,美化社区视觉形象,与街道共创美好生活;景观生态学院参与了鄞州区城市微景观系列——甬爱e家景观改造,同时与白鹤街道、姜山镇就社区景观
  •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3 跳转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高教园区学府路9号

电话:0574-87415012传真:88122212

友情链接1
友情链接
  • 宁波市教育局
  • 浙江省教育厅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版权所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1436号 浙ICP备12036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