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要闻大事记
媒体聚焦
全媒报道
新闻专题
2024
2024年世校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家风微故事分享
2023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走进明责大讲堂
技能成才 一样精彩
202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聚焦“双高”建设
关注社招生培养
聚焦中青年教职工培训...
携手推进“校鄞赢”
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
关注学生技能竞赛
走进2022开学季
新闻看点
优秀学生
优秀教师
成果成效
典型经验
重大活动
城院视频
媒体聚焦
全媒报道
上一页
下一页
现代金报:新生报到首日 500位家长受邀品尝“开学宴”
10月7日,斜风细雨中,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迎来4209名2023级新生。有意思的是,在报到当日,学校组织了一场特殊家长会,邀请500位家长共同品尝学校食堂的“开学宴”,和家长代表在进餐时座谈互动。据悉,这500位家长都是开学前夕新生和家长商量后自愿报名征集而来的。精彩纷呈的活动助大学新生开启新生活当天,走进校园,一派热闹景象。“最好的期待是未来可期,最美的相遇是开学有你”等充满激情与诗意的标语赫然在目。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早早迎候在校园,师生志愿者引导着新生办理报到手续。社团迎新会、开学日集体生日party……报到首日,学校安排了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充满期待地开启全新生活。“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迎来了4200多名新生。大家相约坐在这里,就是想一起聊一聊,为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学校和家长可以一起做些什么。”上午10:30,在学校食堂的家长休息区,学生工作部部长童雪央以聊天的方式,开启了这场家长会。而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巧向家长们介绍了全校的发展历程、学校特色和办学成果等内容。家长们不时频频点头,拿出手机拍下讲座上放映的PPT内容。“全国1500余所高职院校,我们为何能在
2023-10-13
372
现代金报:大学新生第一课 选在旅游度假区……
参观院士中心、体验行业新业态、打卡网红拍照点……10月11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在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开启2023级新生开学第一课,同学们直呼“第一课氛围感拉满”!感受“第二故乡”的城市脉动据悉,这堂开学第一课是该校旅游学院为2023级新生特意打造的。当日,556名23级新生分两批出发首先来到院士中心。在学长学姐们的现场沿途讲解中,大家感受到这个“第二故乡”的城市脉动。在学术楼,同学们认真聆听院士故事,感悟院士“好学、思辨、担当、坚守”的探索精神。在院士长廊欣赏建筑艺术,登顶观景台俯瞰钱湖古村,提升美学修养。“在院士中心,我更了解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离不开老一辈院士们的辛勤付出。”23研学A班宋珂莹同学表示,“能在‘院士之乡’学习,度过我的大学生活,我感觉很自豪!”而后,大学生们从院士中心出发,徒步拉练赴小普陀景区圆融广场。值得一提的是,在强身健体、增进班级凝聚力的同时,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沿途不仅欣赏钱湖古村落和绝美湖景,更直观看到诸多特色茶馆、咖啡馆,钱湖泛舟、水上餐厅等文旅业态,近距离体验自己将进入的旅游行业。一次精心准备的始业教育在圆融广场,一场颇有特色的“师生会面秀
2023-10-13
432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赞!宁波这所高校校长的开学第一课圈粉了
“城市学院是你最正确的选择!”“学校为拥有你们而骄傲。”“每个人都是一座火山,只待点燃!”“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10月9日下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田径场掌声不断,该校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正在举行,校长史习明以《笃志前行 虽远必达》为题,为全体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从家国情怀聊到学生个人成长。“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和你们相随,你们将是创造者、见证者、伴随者、享受者。”史习明从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切入,历数近些年我国在科技信息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带领同学们感悟历史变革与时代伟力。“希望同学们能肩负起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成就青春华章,创造新的时代辉煌。”他说。“宁波城市职院是你最正确的选择,在城院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为拥有你们而骄傲。”史习明表示,每个人都是一座火山,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长和特色,最重要的是点燃自己。“学校坚持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让每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将以最好的姿态帮助同学们度过最美的大学时光,不辜负大家的选择。”谈到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史习明抛出了“
2023-10-10
525
《学习强国》宁波学习平台:基层人物丨刘峰:扎根一线 将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眼下正是黑花生收获的好时节。在象山县“最美西海岸”蟹钳港畔的新桥镇海台村的黑花生地里,经常会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正在太阳下挥着锄头,不时用双手将花生连根拔出,汗水浸湿了他的防晒外套。他是学校派驻海台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刘峰。身为一名博士,也是高校讲师,2021年9月,刘峰来到象山县新桥镇海台村任职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期间,他扎根海台、甘于奉献,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与村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它荚壳低调,内里的花生衣颜色却深如黑炭。”刘峰口里的花生,是他来到海台村后因地制宜引进的作物。“由于‘非粮化’整治,村民手中有不少空置的流转地,不知道种植什么农作物合适。”刘峰起初看上了藜麦,这种作物在丽水缙云成功种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他发现这种耐寒耐干的作物并不适合在低海拔的海台村进行种植。在多次赴省市农科院进行考察交流后,最终决定引进“浙彩黑5号”黑花生。“目前,海台村共种植‘浙彩黑5号’黑花生10亩,整个新桥镇的种植面积接近20亩,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谈起这种花生,刘峰说得头头是道,“它油酸含量高达80%,口感很好,营养价值也高。”在做好驻
2023-10-08
496
宁波发布、宁波晚报:宁波城市职院迎来4000余名新生 邀500位家长共同品尝“开学宴”
宁波晚报视频号(抖音)现代金报视频号
2023-10-07
472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新生报到首日,500位家长受邀品尝“开学宴”
10月7日,斜风细雨中,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迎来4209名2023级新生。有意思的是,在报到当日,学校就组织了一场特殊家长会,邀请500位家长共同品尝学校食堂的“开学宴”,和家长代表在进餐时座谈互动。据悉,这500位家长都是开学前夕新生和家长商量后自愿报名征集而来的。当天,走进校园,一派热闹景象,“最好的期待是未来可期,最美的相遇是开学有你”等充满激情与诗意的标语赫然在目。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早早迎候在校园,师生志愿者引导着新生办理报到手续。社团迎新会、开学日集体生日party……报到首日学校安排了精彩纷呈的活动等待着大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充满期待地开启了全新生活。迎新现场。记者 张培坚 摄“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迎来了4200多名新生。现在大家相约坐在这里,就是想一起聊一聊,为了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学校和家长可以一起做些什么。”上午10:30,在学校食堂的家长休息区,学生工作部部长童雪央用亲切的话语开启了这场家长会。而后,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林巧向家长们介绍了全校的发展历程、学校特色和办学成果等内容。家长们不时频频点头,拿出手机拍下讲座上放映的PPT内容。“全国1500余所高职院校,我们为何
2023-10-07
382
现代金报:国庆中秋和亚运 校园花式迎佳节
中秋节和国庆节接踵而至,亚运盛会如火如荼。“双节”来临前,宁波大中小学、幼儿园内一片喜庆气氛,大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花式迎佳节。国庆中秋和亚运成为活动关键词9月27日,宁波大学在有思广场开展“双节同庆·共筑亚运精彩·共享‘宁’家味道”主题活动。现场百名师生亲身体验月饼成模过程,一捏一揉一压中尽显中国传统美食的精巧和工艺。来自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的大一新生韩昕睿同学说:“离家比较远,所以无法回家过节。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中秋佳节的氛围,吃着自己制作的月饼格外的甜。前几天学校还特意为全校学生免费发放月饼,满满幸福感。”宁波大学的月饼,让同学们尝到了幸福感。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一场关于中秋的“飞花令”正在精彩上演,9月27日下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区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掌声,学生们以“月”为题,从孤烟塞北到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到铁马阳关,在古诗词的接龙中,感受中华文化。小学生们齐庆祝,感受满满仪式感相比大学,宁波各中小学和幼儿园,按照不同年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9
2023-09-29
350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接飞花令、猜灯谜、做月饼……宁波这所高校大学生们这样过佳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9月27日下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生活区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掌声,一场“飞花令”正在这里精彩上演,学生们以“月”为题,从孤烟塞北到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到铁马阳关,在古诗词的接龙中,感受深厚中华文化。据了解,这是该校举行的“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中秋”主题活动之一。在中秋佳节前夕,学校组织开展“趣享中秋庆佳节,欢聚城院话文明”活动。在文化展示区记者看到,两位身着华彩汉服的大学生一边向大家介绍服饰上细致的刺绣、精美的纹样,一边普及传统礼仪知识,还招呼来往的同学们体验传统投壶游戏。“听了同学的介绍,我感受到汉服的精美,也体验了传统文化的美好,有机会的话,我也想簪起头发,尝试一下汉服。”2022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金子轩拿着投壶游戏赢得的簪花说道。“制作月饼,就是在创造和分享甜蜜。”在现场,师生们还撸起袖子,在宁波民宿社、烘焙社同学的指导下动手制作冰皮月饼,取皮、搓馅、压膜,团团捏捏,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主要是普及中秋节饮食知识,另外就是和同学们分享做月饼的小技巧。”民俗社活动负责人项馨熠表示。“正值‘浙江有礼
2023-09-28
329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听同学讲“大展” !宁波这所高校在美术馆上“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战国时期出土的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9月26日下午,在宁波美术馆二楼展厅内,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艺心志愿”的讲解员,正在为该院50余名学生认真细致地讲解着墙上的画作,由此也拉开了该校艺术学院学生新学年的“开学第一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正在宁波美术馆展出,是甬城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宁波城市职院艺术学院学生“开学第一课”打破传统课堂模式,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开学第一课”搬到美术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开展美育教育,推动专业教育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照夜白图》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幅画作,起初我认为只是一幅普通的白马图,但听了同学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其在创作手法、色彩处理上的巧妙构思,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魅力!”一名学生在观展结束后说,整场展览看下来,让他在专业创作上有了一些灵感和想法。对大多数非专业观众而言,听讲解是了解中国历代绘画的最佳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为“开学第一课”担任讲解的就是该校“艺心志愿”讲解团的学生志愿者。面对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参观路线长达1.5 公里,国
2023-09-27
327
现代金报:从14岁到31岁,“趣”读6.9万高校“小萌新”
9月开学季,宁波高校迎来6.9万名小“萌新”。他们来自哪里?男女生比例如何?大学里除了撞衫,还有“撞”名字、“撞”生日的,今年又会“撞”什么呢?随着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在甬高校相继开学,各高校也公布了有趣的新生数据。一起看看吧。男女比例均衡,不同专业悬殊大都说女孩子读书更优秀,高校男女生比例失衡。情况果真如此吗?记者梳理了几大高校的男女生比例数据如下:宁波大学本科新生5409人,男生2698名,女生2911名,男女生比例接近1:1;宁波诺丁汉大学2016名本科新生,男生占比46.8%,女生占比53.2%,男女比为1:1.36;浙江万里学院有6544名萌新,男女生比例1:1.16;宁波财经学院男女生比例1:1.34……一圈高校看下来,男女生比例接近。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综合类高校中的理工科院系,以及理工科高校部分专业中,男女生比例确实悬殊。比如工科见长的宁波工程学院,普通本科新生3779人(除去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新生),男女比例约为2:1。其中男生最多的是机械学院,男女比例约为6: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男生308人,女生50人,男女生比例约为6:1;到了传媒与
2023-09-15
416
《学习强国》宁波学习平台:高校圈丨走进企业觅人才,他们用新视角追踪经济“金地瓜”
暑假里,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追寻了不起的‘金地瓜’——产教融合‘双创’人才培养调研”小分队的师生,走进欧琳集团、宁波宇兴集团、公牛集团等12家当地民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交流座谈。整洁明亮的生产环境、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数字化的测量与算法以及寥寥无几的车间工人,令走进欧琳现代化智能美学工厂的大学生们忍不住惊叹。“智能化工厂要确保产品从设计到成品不差一分一毫,我们急需既能吃苦下工厂,又懂信息会算法的精英蓝领。”欧琳整体厨房新媒体部负责人叶子微说,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地,企业急盼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在校学生要多听多问,多去生产一线,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产品,同时,还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以用户思维设计方案并创新实践。”在公牛集团宁波总部,订单管理副经理洪美玲说,为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所需的“双创”人才,公牛集团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公牛学院”,校企共培技术,共育人才。洪美玲表示,这种由企业方提出人才需求、高校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目前有不少毕业生留在了企业工作。”洪美玲说。“抓住青年就是抓住了未来发展
2023-08-30
405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田间变课堂农民当导师,宁波与丽水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这三种色彩的环保袋我都喜欢!尤其是图案既体现畲族特色又有现代感……”8月29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丽水遂昌三仁畲族乡校地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现场,该学院创作设计的文创产品,当地老百姓围得里一圈外一圈。该校是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该校商学院把暑期社会实践做成乡村振兴练兵场,引导学生们深入乡村一线进行实践大演练、技能大比武活动,促进学以致用。今年6月27日,该校商学院“聚焦遂昌嬗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6人就入驻遂昌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镇三仁乡小忠村。他们深入村庄,走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吃同住,参与村庄活动,调研农村产业,学习非遗技艺,用实际行动诠释“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创意留在畲乡里”。实践团队深入挖掘三仁畲族乡村民族文化元素,探寻三仁畲族小忠村农文旅融合创新结合点,经过项目调研、市场分析、模型建构,提出以畲村特色研学开发为突破点,带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践团队通过提炼畲族服饰和建筑的蓝黑原色,在标志性视觉色彩的基础上,围绕畲族凤凰图腾元素,从一枚印章和蓝色印花布的感觉上,做了畲族的“畲”字,但在“畲”字下部,暗藏了一个“研学”的“研”字
2023-08-29
347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乡村振兴助跑员|“最美西海岸”种出美味黑花生
眼下正是黑花生收获的好时节。在象山县“最美西海岸”蟹钳港畔的新桥镇海台村的黑花生地里,记者看到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教师正在烈日下挥着锄头,不时用双手将花生连根拔出,汗水浸湿了他的防晒外套。他就是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派驻海台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刘峰。他是一名博士,是高校讲师,也是当地村民的领路人。“由于‘非粮化’整治,村民手中有不少空置的流转地,不知道种植什么作物合适。”刘峰说。起初他看上了藜麦,这种作物在丽水缙云成功种植。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他发现这种耐寒耐干的作物并不适合在低海拔的海台村进行种植。为了因地制宜引进作物,刘峰曾多次赴省市农科院进行考察交流,最终在省农科院李付振研究员的推荐下,引进了“浙彩黑5号”黑花生。谈起这种花生,刘峰头头是道:“它荚壳低调,内里的花生衣颜色却深如黑炭。它的油酸含量高达82.3%,口感很好,营养价值也高。”目前,海台村共种植“浙彩黑5号”黑花生10亩,整个新桥镇的种植面积接近20亩,亩产在500公斤以上。这段时间,黑花生大量上市,种植大户励红月几乎天天在地里忙碌。“我种了6亩黑花生,今年的收成很好。现在刚开始售卖,价格在20元一公斤左右,比普通花
2023-08-29
417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前后20年的对比图,太惊艳!他们这样讲述“千万工程”
“你们猜,我们潘火街道汽车大道二十年前是什么样?你们知道照片里的这片田野,现在是什么建筑吗?”8月25日,在鄞州区潘火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看千万工程”乡村观察实践团的大学生们正带领社区假日学校的小朋友开展“‘千万工程’看‘浙’里”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展示的20余张前后对比图,黑白照和彩色照对比鲜明,孩子们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惊呼。现在车水马龙的汽车大道百亿街区,在20年前却是一片野草丛生的农田;现在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社区,20年前却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大家猜一猜,这个田野现在是什么地方?”“那你们知道我们今天所在的服务中心,20年前是什么样子吗?”现场,实践团成员尝试用童言童语,通过看图片找不同、看视频答问题等互动方式,带着孩子们走进家门口的“千万工程”。“今年暑期,我们团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前往奉化滕头、鄞州湾底、余姚横坎头等村庄,通过实地探访、现场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感受20年间‘千万工程’给浙江农村带来的蝶变,感受到浙江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先行示范。”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符璟瑶说,这次乡村调研让他们收获颇丰,了解了浙
2023-08-25
699
到第
页
跳转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4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3
/
2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