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学校要闻
要闻大事记
媒体聚焦
全媒报道
新闻专题
2024
2024年世校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家风微故事分享
2023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走进明责大讲堂
技能成才 一样精彩
2022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
聚焦“双高”建设
关注社招生培养
聚焦中青年教职工培训...
携手推进“校鄞赢”
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
关注学生技能竞赛
走进2022开学季
新闻看点
优秀学生
优秀教师
成果成效
典型经验
重大活动
城院视频
媒体聚焦
全媒报道
上一页
下一页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历时一个半月 这群大学生调研全省31个村庄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暑假,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山海甬乡随”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26名大学生在一个半月时间中,走遍浙江山区26个县31座村庄,通过调研访谈、实践体验等方式,重点围绕山海协作、产业振兴、助农电商等展开调研,并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出发前,指导教师张慧针对村庄调研的各项环节给大学生们开展培训。内容包括村庄资料搜集、采访联系人匹配、采访大纲撰写、拍摄器材使用等调研技巧,提出大学生们要带着问题去调研,避免“不做了解即下乡,不做准备即访谈,不做思考即提问”。实践团认真接受了培训。实践团团员参观纪念馆。冒着酷暑,大学生们深入走访调研夹路畈村、坑根村、金星村等31个典型共富乡村,与这些村的村支书或乡村CEO等人物进行了深入对话和交流。在浙江省的青山绿水间,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记录下一个个村庄的蜕变故事。其中,有旅游带动型村庄——坑根村。坐落于丽水市云和县崇头镇云和梯田腹地的坑根村,以其独特的石寨建筑和丰富的明清古建筑群闻名。村支书带领村民们改善了交通和卫生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农家乐和民宿经济的兴起,不仅保留了古朴的村庄风格,还
2024-08-15
388
江南游报:奉化乡村小型音乐会播撒“文艺种子”
近日,在西坞街道李师自然村,每到黄昏都会迎来一场小型乡村音乐会。记者在现场看到,每晚,有数十名农民歌手、青年歌手、乡村文化人等欢聚于此,展现才艺。据了解,该小型乡村音乐会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潮”玩乡村共富小分队、宁波蓝鸟飞鱼文化、奉化西坞街道李师村共同打造,自6月1开始,已持续了一个月,已经成为村民和游客共享精神共富的“大舞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乡村音乐节借助数字化传播媒介,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演唱会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直播,随着线上点赞量的持续增加,粉丝群体已不断壮大,数字化营销在乡村文化传播中的巨大潜力得以彰显。据悉,宁波奉化西坞乡村音乐会的成功举办,是一次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团队将积极挖掘西坞街道文化内涵,联动二十四节气火车、万亩良田等优势资源,设置主舞台、民谣角落、亲子互动区,常态化举办音乐沙龙、小型音乐会、K歌比赛等活动,全力打造人人共享的”乡村音乐+”文旅品牌,让村民和游客听乐唱歌蔚然成风,让文艺赋美,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粮仓”。来源:江南游报 2024年8月1日链接:http://jnyb.zjol.com.cn/html/2024-0
2024-08-01
268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羡慕了!这所高校的劳动教育成果水蜜桃熟了
连日来,奉化蜜桃飘香,引得许多市民游客前来采购。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桃园”里,100余棵桃树结出的桃果也到了丰收采摘时,这几天,该校景观生态学院的学生们每天凌晨四点就来到林子,采摘、分装、打包,把新鲜的甘甜收集好,打算一部分带给学校师生,一部分通过电商直播助农。这些水蜜桃不仅在奉化土生土长,还是该校景观生态学院学生的劳动教育成果。早在今年3月,景观生态学院就开启了一场名为“桃之夭夭”桃林护航行动,经过师生们几个月的精心养护、管理,到今日终于硕果累累。采摘劳动成果。桃林就是劳动实践基地,校内生产性劳动就是专业日常作业,这样的“世外桃源”,在宁波市高校尚属独一份,由景观生态学院专为培养求上进、有爱心的园林园艺技能型人才量身打造。2023年初,宁波城市职院奉化新校区落实成并完成搬迁入住,景观生态学院的师生们思考着如何利用专业所长,理实相结合,将校园内拥有 100余棵桃树的桃林养护好。正好学院以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就有了着手建立“一体四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实施专业+劳动教育的特色育人模式的规划,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时,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
2024-07-22
352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在甬高校录取通知书大赏来啦!
创意设计、精美礼物、美好寓意……近日,在甬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陆续新鲜出炉,让我们一起欣赏下,看看你最喜欢哪一款?宁波诺丁汉大学7月18日,首批宁波诺丁汉大学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从校园启程寄往各地学子家中。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延续了宁诺传统,由工业设计和建筑专业师生共同创意与制作,不仅是对新生的诚挚欢迎,也是宁诺学子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的生动体现。通知书的礼盒设计,灵感源自学校20周年庆典的主题“心廿世界,共创未来”,选用庄重而高雅的诺丁蓝作为主色调。礼盒中心,一枚精致的钟楼印章熠熠生辉,宛如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金钥匙,预示着学子们将在这里揭开新生活的序幕,踏上知识与创新的探索之旅。录取通知书之下是一幅宁诺钟楼光影画。当夜幕降临,连接电源、轻触背面开关,钟楼瞬间沐浴在流光溢彩之中,不仅照耀书桌,更燃梦心灯!此外,礼盒内的精致护照夹与行李牌,则是宁诺给予新生的特别礼物,它们不仅实用,更富含深远的意义——鼓励宁诺学子从钟楼出发,怀揣梦想、走向世界,开启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2024级新生录取通知书通体以红底筑基,辅以烫金线条突出细节,红与金的碰撞,搭配四折内芯,体现出赤诚、
2024-07-20
300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励志行|移动思政课⑫走入雅戈尔5G智能工厂,感受科技范儿
7月5日,“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第12课开课了。这一次,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导师余瑜,带着宁波高新区求精书院的30名小学生,开启了智能化、数字化、高科技感受之旅,探访宁波的新质生产力。“日落西山暗罗嗦,百作手艺整家伙。木匠师傅斧头磨,锯匠师傅锯来锉。泥水师傅打风炉,裁缝师傅整包裹。宝幢落船到宁波,挨家挨户烧夜火。”思政巴士上,余老师教孩子们一句句念着这首宁波话童谣。童谣中呈现出来的,是几十年前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在日落西山之际,收拾家伙回家吃饭的场景。在一遍遍的学念之中,大家仿佛看到了木匠师傅拿着斧头,锯匠师傅拿着锯子,裁缝师傅拿着剪刀的场景。余老师告诉大家,那是智能化、数字化尚未发展时,我们的生产力水平。那么现如今的热词——新质生产力,又是什么呢?在雅戈尔展厅。余老师给孩子们的任务单上,发布了此行的几项任务:希望同学们能描绘一下在雅戈尔5G工厂看到的生产场景;了解一套西服定制,在智能工厂建成前后,分别需要多长时间;想一想智能化、数字化给工厂生产带来了哪些好处?当大巴停下,同学们走入雅戈尔5G智能工厂时,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在西服智能工厂门口,一块名为“
2024-07-06
565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励志行|移动思政课⑨保护和传承非遗,从了解开始
7月3日,“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第九课开课了!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了解是第一步。当天开启的“非遗匠心筑梦”之旅,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景观生态学院团总支书记张星雨老师,和学校“寻味非遗传四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带领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一起探寻身边的非遗。什么是非遗?非遗保护有什么意义?如何传承非遗?……在体验非遗之前,张老师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让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保护和传承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和了解非遗,然后是传播非遗,这也正是当下作为学生需要去做的事情。这种认识让同学们对接下来的行程有了更多期待。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目前已经引进了“龙狮花漆”四个非遗项目,“龙”是奉化布龙,“狮”是北仑狮王,“花”是传统插花,“漆”是夹纻漆器。当奉化布龙的传承人毛老师带着长龙出现在大家面前,并且告诉同学们可以分组体验布龙
2024-07-05
459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励志行|移动思政课⑧寻访松岙三杰
7月3日上午,“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第八堂课开课了!“同学们,听了刚才我们讲的卓恺泽烈士的英雄事迹,你们对哪一点印象最深?”老师问。“他在23岁就英勇牺牲了!”好几个同学答。“对,23岁,正是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那我们现在23岁的时候一般在干什么?”老师又问。“在读大学。”有同学回答。“对,那么卓恺泽又是为了什么在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老师再次发问。“为了革命事业。”有同学答。……这是7月3日,从奉化居敬小学驶往卓兰芳纪念馆的大巴车上,发生的一段师生间的对话。当天,“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第八课——“寻访松岙三杰”开课,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余瑜老师带着30名孩子探寻身边的红色基因。思政巴士来了。余老师和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景观生态学院的7名大学生助教,在开课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大巴车上,同学们拿到了“寻访松岙三杰之旅任务单”。任务单上,余老师和助教们附上了松岙的地形图,列出了11个问题,作为此次移动思政课需要小朋友们解锁的任务。“你知道松岙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松岙有哪些名人和特色吗?”“你能说出奉化籍第一个
2024-07-04
488
宁波日报《甬派》新闻客户端:宁波大学生走街串巷调研历史地名,讲述宁波历史地名故事
近日,一群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文学与文化研究会的大学生们深入宁波六区各个角落,调研宁波历史地名,讲述宁波历史地名的故事。6月15日起,这支充满朝气热情的“宁波历史地名调查小分队”穿梭于宁波的大街小巷,并随机面向140余名市民开展问卷调查,足迹遍布鄞州区的东钱湖、海曙区的鼓楼、江北区的老外滩以及奉化区的北街等地。大学生做问卷调查。“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江北因位处甬江、余姚江北岸而得名……”负责讲解宁波地名历史的团队成员吴怡然说:“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我深刻感受到宁波城镇发展的变迁与地名文化的厚重。通过走访调研和口述传播,我坚定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的意义。”“东钱湖镇因东钱湖命名。”一位年迈的王姓村民深情地回忆道:“东钱湖最早叫钱湖,后来才叫东钱湖。我们小时候经常来东钱湖玩,那时候的水比现在还要清澈。”在海曙鼓楼,陈伯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海曙人,他向成员们娓娓道来:“之所以叫药行街,就是以前这一整条街都是药行,当时全国各地的药商都要来宁波做药材买卖,是全国有名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这条街啊见证了我们几代人的成长,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少了。”老人的话语透露出对往昔的无限眷恋
2024-06-28
378
中国网: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书香沁·润红心”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在行动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初心,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远大理想、担当时代重任,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联合直属党支部“三联系”学生组成的“书香沁·润红心”暑期红色文化宣传调研小分队,于6月17日-18日,分别走进云龙镇石桥村、鼓楼街道苍水社区、宁波市机关第二幼儿园和宁波第一幼儿园等地,开展“青春筑梦向党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鼓楼街道苍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管斌斌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苍水社区丰富的红色资料、近十条经典的红色文化游览路线。有着40多年党龄的张平老爷爷随后带着同学们浏览了明州双英亭、元代和义门瓮城遗址和宁波教育博物馆,生动形象地为大家介绍了老宁波的红色历史。在临商银行宁波分行党建阵地沂蒙精神展区,跟随着展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在云龙镇石桥村,在村党员黄兆东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鄞南暴动指挥部旧址和黄庆苗故居,从黄老师自豪的介绍中,大家听出了坚定跟党走、齐心搞建设的豪气与决心。除了调研宁波历史红色文化,暑期实践小队当起了红色宣讲员,走进了宁波机关二幼和宁波第一幼儿园,为
2024-06-25
398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没有屋顶的课堂” ,让非遗文化融入教学
“我报名了慈溪市的2024年的暑期假日学校,希望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能够设计出更加优质的研学课程,让假日学校的孩子能够真正体验研学的真谛。”来自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研学旅行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宋珂莹说道。近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屋顶的课堂”研学实践团队走进慈溪,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该团队深入挖掘慈溪市的研学旅行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趣、有意义的研学课程。实践期间,团队成员通过文献整理,前期对慈溪市教育资源、研学基地(营地)做详细的调查,针对目前慈溪市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团队在海通食品有限公司调研。团队选取了慈溪市越窑青瓷、雨致农庄、鸣鹤古镇、上越陶艺研究所、海通食品集团等30余个资源点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中小学课程,实地采访了非遗传承人,沉浸式体验了非遗项目,了解研学产品研发情况。通过自身体验结合课本知识设计出更加合理、丰富、可借鉴的研学课程。“研学基地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多个角度,使学生能深入探究未知领域。从作为选手参加浙江省研学比赛到这次实地研学,真正让我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
2024-06-24
568
现代金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厚植“双高”沃土 助学生开创美好未来
因“城市”而建,为“城市”而兴、以“城市”命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过20余年砥砺前行,办学综合实力已跻身浙江省高职院校“第一方阵”。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开启全新发展篇章。学校立足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主动融入浙江省“415X”、宁波市“361”产业布局,系统优化与重构专业群资源配备,形成了“2+5”专业群发展布局,即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五个校级专业群。学校各专业群找准服务区域经济的落脚点,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以数字车间为支撑点,以文化旅游为兴奋点,全面推进专业群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可推广复制的“城院版本”。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园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这两大专业群引领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赋能大学生成才。那么,这两大“双高”专业群“高”在何处?又是如何赋能大学生成才的呢?记者走进学校,深入采访一探究竟。深厚的专业群实力 赋能学生成才衢州女孩袁毅灵是该校景观生态学院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回望大学三年,女孩对学校满怀感恩之情,“非常感谢学校,给我各式各样的平台和机会,还有很多良师益友引领着我成长。”2021年10月,女孩刚入大学不久,
2024-06-21
608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设计点亮乡村!大学生们打造的文化创意空间很赞
6月13日,一场文化底蕴与美学韵味交织的“设计点亮乡村”主题作品展览在鄞州区云龙村竞渡党建生活馆惊艳亮相。一幅幅精美的设计作品让慕名前来观展的村民和游客赞叹不已。据悉,这场展览由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联合鄞州区云龙镇共同策划举办。作为校地合作的又一次深入尝试,学校与地方协力落实“以美润心,向美而行”,发挥专业优势,让优秀的设计作品走进乡村空间、点亮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展览现场。展览由该学院22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53名学生全程策划、设计、布展,共展出了48件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乡村文旅,设计打造了各色充满艺术感的文化创意空间,比如有充满异域风情的餐厅、户外休闲乐园、休闲集合店等。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们在专业课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主进行项目调研、设计选址、效果图制作、物料采买、展览布置、现场执行等,把课堂延续到乡村空间,让展厅化身生动鲜活的现场教学场所。作品介绍。现场还邀请师生与村民共同评选出了最佳作品“金灯奖”1名、创意作品“乡村文旅之星”3名和优秀作品“校地新青年”5名。“我设计的作品主题叫‘南北’,是取自‘南北多歧路’这句话。作品中,两个集装箱交叉叠放,寓意着人生十字路口选
2024-06-17
556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如何激活城市美育细胞?宁波高校携手文艺单位“共下美育一盘棋”
“酒店专业的学生言谈举止要美,园林专业的学生设计布景要美,电商专业的学生直播展示要美……良好的审美修养是我们学生就业竞争的‘软实力’。”6月5日下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请来了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博物院、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鄞州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吴永良美术馆等五家文化艺术单位,共建美育实践基地,共谋美育大计,为宁波培养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人才下好“美育一盘棋”。共建活动现场。“审美素养怎么培养?除了一课堂,更重要的是在二、三课堂的实践活动中去培养提高。”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叶宏武在共建会上表示,学校致力于打造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此次合作是激活城市美育细胞、共同探索美育实践教育的有益尝试,不仅要请进来举办美育沙龙,还要走出去参观体验,合作开发文化产品、开展美育研究等。宁波市文化馆副馆长宋臻说:“今年,宁波市正在创建全国首个青少年美育之都,这不仅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与肯定。作为地方文化单位,我们有义务面向地方高校开展艺术普及服务,期待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地建设结出丰硕成果。”共建单位授牌。宁波市演
2024-06-05
596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300余家企业进校“揽人”
“你好,这是我的简历,请看下。”“请问研学导师这个岗具体做什么?”“这个岗位以后晋升渠道怎么样的呢?”5月17日下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内人潮涌动,由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现代服务业专场招聘会正在举行。当天,狮丹努集团、雅戈尔集团、公牛集团、宁波方太厨具等300余家优质用人单位参会,带来近4200个就业实习岗位,基本涵盖了该校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招聘会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企业展位前排起长队。“我向几家酒店投了简历,主要是服务类岗位。”今年即将毕业的陈同学说,自己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首选就业岗位还是希望跟专业对口。“做酒店行业,我觉得还是要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特别是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锻炼。”谈及为何选择服务岗位,小陈这样说,而对薪资要求,她认为行业一般水平就可以。“我来了解下自己就读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24级现代物流专业的杜金蓉手拿着简历告诉记者,虽然还有二年毕业,但正好下午没课就和同学来看看。“一圈逛下来,感觉这个专业就业要求还是蛮高的,不过可以选择的方向也很多。”杜金蓉说
2024-05-17
675
到第
页
跳转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4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
/
25
跳转到